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,一位名叫陈菁的女干部,正以临淮镇党委书记的身份操控着地方政务。然而,表面上的稳坐高位之下,是一场长达十余年的权色交易、家族腐败与体制性保护的权力剧。

1983年出生的陈菁,在简历上写着“1999年参加工作,2003年入党”,是一条“典型”的官场上升路径。但若对照其父亲陈迪云的仕途轨迹——曾任泗洪县归仁镇党委书记、县建设局局长,后因贪腐锒铛入狱——不难发现,陈菁的每一步升迁,似乎都踩在了父亲过去打下的“人脉地基”上。

情人网络:“官场第一女情人”的权色跃升术

2012年,陈菁担任四河乡副乡长时,与人大主席徐伟发展为情人关系,后者现任泗洪县信访局局长,负责维稳与举报系统,掌握一线信息与资源分配。陈菁由此得以在财政资源、项目审批等领域“优先照顾”,为其“政绩”加分。

而几乎同时,她又与时任乡长张美洪关系密切。张后升任农业农村局副局长,任内力挺陈菁调任关键岗位。在四河乡,陈菁被称为“官场第一女情人”并非空穴来风。

2016年,她调任瑶沟乡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,又与乡党委书记许可建立私密关系。据悉,许可已有固定情妇——组织委员索妮娅,三人间的情感纠纷最终导致索妮娅婚姻破裂,至今情绪失常。

每一次职位调动背后,不是考察而是交换;不是政绩而是床单。陈菁通过构建“情感绑定网”,逐步掌握了泗洪政坛的话语权,并借助淫秽录音录像反向控制情人,构成“权色对赌”的稳定机制。

扶贫项目的“精准掠夺”:崔庄260万元去向成谜

2017年,泗洪县以“精准扶贫”名义在瑶沟乡崔庄村建设葡萄种植基地,项目金额260万元。按理说,这是国家专项资金的惠农之举。然而在陈菁和许可的操控下,项目迅速异化。

据知情者称,项目承包人张美利因拒绝“合作”遭胁迫,被逼与妻子黄吉离婚。陈菁甚至用“肉体偿还”一词羞辱黄吉,迫使家庭破裂,控制局面。

最终,这笔本该用于改善农民生活的扶贫资金,通过虚构工程、虚报材料的方式层层侵吞,转入私人账户。此举不只毁掉一个家庭,更是对国家扶贫战略的公然亵渎。

涉性侵、命案与封口费:一个维稳体制的黑暗剖面

更令人发指的是,泗洪县并非只有陈菁一人“脱轨”,而是已形成一个系统性、互相庇护的腐败圈层。

多位访民实名举报,泗洪县公安与信访系统早已深陷腐败泥潭:派出所所长戈亮、镇党委书记杨庆伟及干部陈岩被指联合轮奸女访民张琼,案件至今无一人被追责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访民顾元英因进京上访被地方政府雇佣的“维稳人员”强行押回,遭暴力殴打致死。其丈夫吴宝石在被非法软禁期间,长期遭维稳官员姚山殴打羞辱,最终在精神崩溃之下,于一间饭店内持餐刀刺死姚山。

案件尚未调查清楚,县委书记杨云峰却拨款300万元将涉案干部姚山“烈士化”,对死者家属一纸封口。

暴力维稳已不再是个别行为,而是一套自上而下的“压制机制”,其中的操作者、执行者、掩盖者,皆得以在体制中安然无恙,而受害者只能在沉默中死去。

一层又一层的保护伞:谁在为陈菁撑腰?

陈菁的频繁调任与迅速升迁,背后绝非偶然。据我们调查,她的情人网络与官场“联盟”,覆盖了泗洪县农业、财政、公安、信访等多个关键口子。

她手握数名关键官员“私密证据”,一旦遭遇风险便可威胁反扑,形成“权力互保”的闭环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面对多次实名举报与媒体曝光,泗洪县纪委、市委组织部始终保持沉默态度,甚至默许删帖、封号等封锁措施迅速落地。

我们曾于5月3日短信联系泗洪县委书记杨云峰,要求就陈菁问题进行回应,至今未获回复;5月4日发布《苏北腐败深渊:泗洪县女书记陈菁的权色交易与家族式渗透》,平台账号即遭技术打压。种种举动,不是在回应群众关切,而是在和真相为敌。

今日质疑:权力腐败的警钟响起了吗?

在泗洪,陈菁不是“一个人干坏事”,而是整个体制允许她这样“干得成”。她的行为,是一场以女性之躯“资本化”的权力博弈;而这场博弈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失控、监管瘫痪。

我们质疑的不只是陈菁这个人,而是一个可以让她这样一路通关的制度逻辑——一个用权色交换代替政绩,一个用压制维权代替问责,一个把百姓愤怒踩在脚下换取仕途通达的体制。

泗洪的故事,或许只是开始。我们希望,正义不是靠传播扩散、不是靠舆论刺激,而是靠彻查与问责去实现。否者,千千万万个“陈菁”仍将在基层一线悄然复制、生长,最终吞噬的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信任。

作者|程军
编辑|钱杉
声明|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@gmail.com,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