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北京主持召开“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”动员部署会议,再次强调要“勇于自我革命”,并高喊“推进法治化建设”。但中共体制下的所谓“反腐”早已沦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权力游戏,“纪检监察”更是维稳机器的一部分,真正的腐败分子逍遥法外,而异见人士和体制内失势官员却成了被整肃的对象。

纪检监察机关:法治还是权斗工具?

李希在会议上强调纪检监察工作要“依规依纪依法”,但讽刺的是,中共纪检系统长期以来并非依据法律行事,而是按照党的政治需要运作。纪委监委既是党内监督机构,又掌控国家监察权力,能随意秘密拘押官员,甚至在“留置”期间对他们施加酷刑、逼供,完全不受司法体系约束。这种双重身份,让中共纪委成为凌驾法律之上的政治工具,真正的法治原则根本无从谈起。

反腐名义下,中共早已将“选择性执法”玩得炉火纯青:对党内“忠诚度”不高的官员,纪委会用“反腐”之名进行清洗;而对于利益集团和政治盟友,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庇护包庇。看看那些被落马的官员名单,往往都是政治斗争失败者,而习近平的亲信却能在腐败丑闻频出的情况下安然无恙。这样的“纪检监察”,何谈“规范化法治化”?

“自我革命”是假,清洗政敌是真

李希口中的“自我革命”听起来慷慨激昂,但现实却是,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正愈演愈烈。“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”表面上是为了提升“纪法素养”,实际上则是为了加强党对纪检系统的控制,确保习近平的“反腐战车”继续精准打击异己。以往,中纪委的权力仅限于党内,如今通过监察体制改革,监委可以直接调查和审判国家公职人员,进一步扩大了其政治打压的工具属性。

在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的口号下,纪检系统内部也并非一片净土。中纪委和各地纪委官员本身贪腐严重,但只要站对了队,就可以免遭清算。例如,曾任中纪委副书记的傅政华,正是因为站错队,被习近平的反腐铁拳打成阶下囚,而真正的贪官却依然在高位享受权力和财富。李希的“自我革命”不过是针对权斗失败者的借口,根本不是为了建立真正的廉洁政府。

反腐败:利剑还是橡皮刀?

李希还强调要“惩恶扬善”,确保纪检监察的“利剑永不蒙尘”。但现实是,这把利剑从来都不是为了人民,而是用来巩固中共政权的。中共党内腐败根深蒂固,官员们靠关系升迁、权钱交易司空见惯,真正受到打击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后台、或者在党内斗争中失势的人。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已经持续十余年,但中国的腐败问题依然严重,只不过行贿受贿更加隐秘,更依赖于家族式、派系化的运作方式。

中共纪检监察体制的悖论

讽刺的是,中共纪检监察机关口口声声宣称“法治化”,但它本身的存在就与法治精神相违背。在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,反腐应该由独立的司法系统来执行,而不是由一个党务机构操控。中纪委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,自己制定规则,自己审判案件,根本无法做到公平公正。更何况,中共自身就是腐败的根源,任何形式的反腐都无法改变其制度性腐败的本质。

结语:反腐是遮羞布,独裁才是本质

李希这次的讲话,表面上是在推动“纪检监察工作法治化”,但实际上只是在给中共的极权统治披上一层“法治”的外衣。真正的法治意味着司法独立、权力制衡、官员问责,而不是让一个政党内部机构操控生杀大权。中共的“反腐”永远不会是为了清除腐败,而只是为了维持政权稳定、清除异己。如果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,没有新闻自由和公民监督,那么所谓的“纪检监察”只会沦为一场骗局,最终让中国社会陷入更深的腐败和专制泥潭。

作者|张宇扬
编辑|钱杉
声明|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@gmail.com,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