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的反腐大戏再次上演,这次的“主角”是王中和——曾在内蒙古政坛纵横多年的政协原副主席。2月16日,中纪委宣布王中和因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”正接受调查,这已成为中纪委近年来惯用的“周末打虎”套路。

王中和资料照

王中和曾在内蒙古政界风生水起,从县委书记一路爬升至自治区常委,再到包头市委书记,最后落脚在政协副主席的“养老院”里。可笑的是,他在2021年已光荣退休,如今才被秋后算账,这究竟是“反腐到底”,还是“权力斗争”的又一幕?

反腐?还是反对派?

中共的反腐剧本早已司空见惯,王中和的落马,更像是政治斗争的结果,而非真正的廉政行动。真正的问题在于:为何他在任时“风光无限”,却在退休四年后才被查?难道他在任上“清清白白”,一退休才忽然“腐败”了?显然,这种时间点的选择并非巧合,而是某些势力博弈的产物。

这一模式早已有迹可循:前有苏树林(福建原省委副书记)、孙政才(前重庆市委书记),后有石泰峰(前宁夏书记)等人,都是在政治风向变动时突然被推上“反腐”祭坛。王中和的落马,不过是又一颗被权斗清洗出的棋子罢了。

“内蒙帮”崩塌,谁是下一个?

近年来,中共针对内蒙古官场的整肃力度明显加大,内蒙古能源系统腐败、煤炭领域塌方式腐败案件频发,而这些案件往往与地方高官脱不开关系。从白向群(内蒙古原副主席)到云光中(呼和浩特原市委书记),再到如今的王中和,内蒙古官场的“风暴”似乎还未结束。

王中和的“问题”究竟是什么?至今未有官方细节披露,但按照以往惯例,“严重违纪违法”通常涉及受贿、滥用职权或政治问题。而在中共的“选择性反腐”体系下,哪个高官没有腐败问题?区别只在于,什么时候被查,谁来决定。

“周末打虎”——舆论操控的惯用手法

值得注意的是,中纪委总爱在周末发布“打虎”消息,营造出“持续反腐、毫不松懈”的假象。事实是,这更像是一种舆论操控手段:周末人们关注度较高,新闻容易发酵,同时也能制造紧张氛围,向政坛释放信号。

但问题是,真正的“老虎”能被打下吗?真正的大佬们依然稳坐高位,反倒是一些地方高官,成了替罪羊,被丢出来做牺牲品。

结语:反腐,还是换血?

王中和的落马,是中纪委“周末打虎”的又一次政治秀。真正的问题不是他是否腐败,而是这场“反腐”究竟是廉政行动,还是权力洗牌的工具?

反腐,永远是中共最好的武器。今天是王中和,明天会是谁?或许下一个被清理的,已经在名单之上,只待时机成熟。

作者|代文
编辑|程军
声明|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@gmail.com,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