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县“八孩女子”事件背后:县委原书记娄海获刑12年,权力失职与腐败的双重审判

2022年初,“丰县八孩女子”被铁链禁锢的画面刺痛了全社会,随之暴露的,是地方治理的冷漠与失职。彼时,时任丰县县委书记娄海一句“我不知晓”引发舆论震怒。而今,2024年12月18日,江苏省淮安市中级法院宣判娄海因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获刑12年。权力的傲慢与腐败终于受到法律的惩罚,但这场迟来的审判,能否真正抚平社会伤痕?
案件概述:滥权贪腐,终究难逃法网
法院审理查明,2012年5月至2022年2月,娄海在邳州市、丰县等地担任领导职务期间,利用职权为相关公司和个人在工程承揽、项目审批、资产处置等方面提供非法帮助,累计收受贿赂1429万余元,其中1029万元未实际取得。
此外,2016至2018年,娄海滥用职权,导致国有资产损失1.47亿余元。这不仅是个人贪腐行为,更是对国家资源与公共利益的肆意践踏。
最终,法院判处娄海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,并追缴全部违法所得。
八孩女子事件:冷漠背后的失职与遮掩
2022年1月,“丰县八孩女子”事件引爆舆论。一名母亲被铁链禁锢、精神状态异常、长期遭受非人待遇,揭开了权力失职与治理麻木的冰山一角。当新华社记者前往调查时,时任丰县县委书记娄海接受采访,声称:“之前不知晓‘八孩女子’事件,我感到很愧疚,这种愧疚将伴随我的下半生。”
这样的“愧疚”不仅没有平息民愤,反而暴露了地方官场的荒诞与失职:
• 为何一个母亲被铁链囚禁多年,地方政府毫不知情?
• 丰县的基层治理与监督机制究竟在哪里?
• 面对中央“彻查真相”的要求,为何当地试图掩盖真相、推卸责任?
娄海的“不知晓”不仅是一种推诿,更是对权力监督的嘲讽,反映出地方权力在面对民众基本权利时的漠视与冷酷。
从腐败到愧疚:司法与民意的交锋
此次娄海被判12年,表面上是对权力滥用与腐败的惩罚,但背后仍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:
1、愧疚是否能掩盖责任?作为一县之长,娄海的“不知晓”与“愧疚”并非无辜,而是对权力失职的回避。
2、判决能否回应社会期待?虽然法律对娄海做出了判决,但“八孩女子”事件暴露出的治理缺陷是否真正得到补救?
3、谁来守护普通人的权益?权力的腐败可以被追责,但受害者的尊严与权益,却不应在审判书之外被遗忘。
一场审判,能否撬动更深层次的反思?
娄海获刑12年,是对腐败官员的惩罚,但这远不足以消解“八孩女子”事件带给社会的痛楚与愤怒。丰县事件是对基层治理、权力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全方位拷问。我们更需要看到,司法判决之外的系统性改革,才能确保每一个普通人的基本权利不再被忽视、被践踏。
正如“八孩女子”事件所揭示的:权力的冷漠,是最大的犯罪。中国权益网将持续关注此类事件,揭露真相,推动权力监督与制度透明,让每一次愧疚,都不再是一句空话。
编辑点评:从“八孩女子”事件的失职到如今的司法判决,权力滥用的恶果已昭然若揭。中国权益网将继续发声,为被压迫者发声,为社会公义而战。
作者|朱辉
编辑|程军
声明|本网站发布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致信jinrizhiyi@gmail.com,我们将迅速核实并进行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!
